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争取一年破局、两年稳定,三年变样、五年提升。要强创新。依托“百项创新攻坚工程”,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全面提高产品技术、工艺装备、能效环保等水平,加快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,创造传统特色产业竞争新优势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促进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装备制造、信息产业等行业的发展,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大力拓展节能环保产业、信息技术应用等新业态,形成新的增长点。要去产能。各级要以攻坚克难、动真碰硬的精神,把处理“僵尸企业”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“牛鼻子”积极推进。各省属出资企业是处置“僵尸企业”的责任主体,要建立主要领导人牵头工作机制,指定专门机构,组织精干力量,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。建立省市两级督导处置“僵尸企业”制度,重组一批、改造一批、出清一批,挂牌推进、强化问责。定期跟踪工作进展,对处置不力的企业要在业绩考核的领导班子、领导人员综合考核中予以问责。要降成本。落实好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,研究精简归并“五险一金”,协调落实困难企业减缓社保费征收政策。充分运用产业基金投资、技改贷款贴息等政策,降低企业研发、技改等财务费用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各种直接融资、间接融资的方式,探索安排“定制式融资模块服务”,优化多金融机构合作的多产品“混合式工具组合”等服务,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落实工业用气市场化改革政策,进一步清理政府定价涉企收费,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。要防风险。各工信和国资部门要主动配合和支持各金融监管部门、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,通过个性化服务,帮助化解金融风险,通过降低企业负债率,防止重点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。要管控失业风险,处理好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关系,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原则,更多地通过兼并重组使“僵尸”企业有序退出,完善下岗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兜底工程,有效管控风险递延。